濮阳市历史大事记 1996年 1月6日 范县新区建设奠基。 1月30日 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上将率慰问团来濮阳市对濮阳军分区、中原石油勘探局进行慰问。 2月1日 濮阳市首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 2月7日 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濮阳市县(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 2月7日—23日 应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康科特市市长威廉·维拉尼奥和美国科罗拉多州旅美总商会会长黄天文的邀请,中共濮阳市委书记张以祥率濮阳市代表团访问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科罗拉多州等地。 2月9日—10日 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忠臣,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郑增茂率省委、省政府慰问团慰问了濮阳市、中原石油勘探局及濮阳县渠村乡的贫困户、五保户、军烈属。 3月1日 濮(阳)台(前)公路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997年6月26日建成通车。二期工程2000年12月30开工,2001年10月底竣工。该公路东连京九铁路,西接106国道,横贯华龙区、清丰县、濮阳县、范县、台前县。 3月5日 濮阳市召开市级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宣布了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张世军任中共濮阳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张以祥不再担任中共濮阳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省委副书记任克礼,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晴宜,副省长张以祥讲话。 3月11日 濮阳市人民政府批转濮阳市建委《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报告》。报告提出用3年时间把濮阳市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3月22日—27日 濮阳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查批准了《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4月28日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严打”工作会议,传达中共河南省委“严打”会议精神,部署濮阳市“严打”工作。市委书记张世军讲话。5月7日,濮阳市“严打”斗争动员大会召开,号召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严厉打击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市委书记张世军、市长黄廷远讲话。同日,全市各县区、中原石油勘探局以及各乡镇也都召开了相应的动员大会。 5月7日—8日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李成玉带领省直部门负责人来濮阳市,视察了中原石油勘探局、中原化肥厂、中原乙烯等企业,肯定了濮阳市为支持中原化肥厂的生产关停地方所有用气小化肥企业的做法。 6月3日—4日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召开学习张家港精神、奋战五年、向河南经济强市迈进座谈会。会议集中座谈了学习考察张家港的体会,并听取了市直有关委、局负责人《关于濮阳市2000年进入全省经济强市行列的研究报告》、《濮阳石化基地建设意见》、《关于确定全市地方重点工业企业初步方案的情况汇报》、《濮阳市农业“白色工程”发展方案》、《第三濮清南引黄蓄灌工程汇报提纲》、《濮阳市50万亩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关于99个落河村扶贫攻坚情况的汇报提纲》、《关于“九五”期间濮阳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意见》8项重点工作的汇报。6月28日至29日,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外学张家港,内学大流乡”动员大会。会上宣读了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外学张家港,内学大流乡”活动的决定》、《关于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市委书记张世军、市长黄廷远讲话。 6月4日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召开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张世军讲话要求各级领导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1996〕6号文件精神,对涉及农民负担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清理。 7月15日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意见》。“三结合”:计划生育工作同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同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同建设幸福文明家庭相结合。 8月5日 黄河1996年第1号洪峰抵达濮阳市境内,流量为每秒6000立方米,且含沙量大,流速慢,水位高,水情多变。从8月6日至20日,濮阳市遭受了建市以来最大的一次黄河漫滩,加之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连降大到暴雨,造成大面积内涝。全市黄河滩区53万亩秋作物全部淹没,447个村庄被水围困,房屋倒塌11.13万间,损坏房屋14.1万间,死亡大牲畜5000多头,伤病群众1.94万人,损失粮食637.5万公斤,冲毁鱼塘1.4万亩,淤积机井2196眼,损坏桥涵闸1867座,乡镇企业的投资损失达7100余万元,通讯、供电等大部分中断,流行性疾病有蔓延之势。由于滩区学校房屋倒塌,有97所学校的1785名学生无法上课。黄河漫滩和内涝两项合计,全市受灾面积达132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15万亩,绝收面积77万亩,受灾人口110万人,其中成灾人口93万人,特重灾民5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5.4亿元。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作出指示,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成员、财政部副部长李延龄,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忠臣,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成玉、张以祥等,先后来濮阳察看水情灾情,指导黄河抗洪抢险工作。濮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以赴组织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实现了黄河大堤安全度汛、大灾之后无大疫、无一人死亡,取得了抗洪抢险的重大胜利。红十字国际联合会代表考察濮阳市灾情后说,遭受这么大的洪水灾害,没死一个人,没发生大的疫情,这在其他国家很少见。 8月19日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将母校吉林市第9中学师生员工捐献的3000元救灾款转赠受灾严重的濮阳县梨园乡连山寺小学。 9月1日 濮阳市在台前县举行京九铁路全线正式运营暨台前站通车庆典。 9月2日 中共濮阳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全市生产救灾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手抓救灾,一手抓生产,立足自力更生,千方百计争取外援,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实现灾区经济一年恢复、二年发展、三年上台阶。 9月14日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实施意见》。 10月29日 濮阳市黄河滩区避水连台建设动员大会召开。至1998年10月,黄河滩区380个村的避水连台主体工程,累计完成土方2700万方,出动劳力6.5万多人次,车辆6000多辆,投入工程补贴5100万元。1998年黄河洪水漫滩,避水连台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1998年11月,又开始实施填空补齐、加固完善工程,进一步提高了避水连台的标准。持续五年的建设,累计筹集资金5亿元,动用土方1亿方,建成380个避水连台,实现了黄河滩区村庄“无台变有台、低台变高台、孤台变连台”,改善了滩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2002年6月28日,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召开黄河滩区避水连台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世军,市委书记吴灵臣等出席总结表彰大会。 11月1日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在联华商业广场召开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该项目位于京开大道东侧,胜利路中段南侧,由台商袁海明与市开发区泛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联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7.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 11月20日—24日 中国共产党濮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正式代表398名,代表全市13.4万多名党员。张世军作《肩负起跨世纪历史重任,为全面实现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濮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37人,候补委员7人)和中共濮阳市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24日,中共濮阳市委三届一次全会选举张世军、黄廷远、张云法、何东成、徐教科、管培松、马怀保、孔德钦、李朝聘、杨盛道、郭俊民为市委常委,张世军为市委书记,黄廷远、张云法、何东成为市委副书记,批准李朝聘为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1月20日 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濮阳市戚城遗址榜上有名。在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增加濮阳县的唐兀公碑、范县和清丰县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两处。在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又增加濮阳县西水坡遗址、卫国都城遗址两处。至此,濮阳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另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2处。 11月21日 金堤河治理工程正式开工。此次治理工程西起滑县五爷庙,东至台前县张庄闸,总长131.6公里(包括山东段),投资2亿元。工程竣工后,该河防洪标准由3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由1年一遇提高到3年一遇。 11月25日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环境保护会议,总结了“八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布置了“九五”期间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市委书记张世军、市长黄廷远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