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濮阳县档案信息网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柳屯镇 | 文留镇 | 户部寨镇 | 八公桥镇 | 鲁河镇 | 庆祖镇 | 徐镇镇 | 五星乡 | 习城乡 | 郎中乡 | 渠村乡 | 胡状乡 | 子岸乡 | 清河头乡 | 海通乡 | 白堽乡 | 王称堌乡 | 梁庄乡 | 梨园乡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界论坛
档案界维基百科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预约服务 馆藏珍品展厅
网上调查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科技研究
关于城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2-3-8

关于城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市建设档案源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系密切。城建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带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受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所约束和保护,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的制约因素,影响了城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在目前状况下,进一步加强城建档案的管理具有一定紧迫性和必要性。下面笔者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对此进行一番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的城建档案工作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为履行对本单位和所属单位城建档案工作的管理职能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型机构(有时也同时负责本级机关档案的收集和保管);另一类是面对城市建设活动所产生的城建档案而建立的保管利用型工作机构。金华市所属9个县(市、区)的城建档案工作机构上述两种类型都有,除金华市城建档案馆和兰溪市城建档案馆属第二种类型外,义乌市建设局城建档案馆、东阳市城建档案室、永康市建设局城建档案室、浦江县建设局城建档案室、武义县建设局城建档案室、磐安县建设局城建档案室及金东区、婺城区建设局二个档案室均偏属于第一种类型工作机构。城建档案工作机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曾有过一段令人羡慕的辉煌历史,但随着工程档案保证金的取消,绝大多数城建档案馆(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1、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金华市各级城建档案馆(室)的事业人员编制数除义乌馆的编制数相对充足外,其余的均严重短缺。如金华市城建档案馆1987年初成立时事业编制数为4名,在以后的20年中仅增编过1名,浦江等县城建工作机构还无专门的人员编制。而《金华市城建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金华市级馆人员要达到15至25人(现连聘用人员仅14人),兰溪、永康、东阳三个县级市馆(室)要达到8至10人(现最多的连聘用人员只有6人),其他馆(室)要达到5至10人(现最多的连聘用人员只有3人),与规划和现实的需求都有较大的差距。由于编制的限制,致使专业紧缺人才无法引进。

    2、经费十分紧张。金华市各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除磐安县馆(室)靠其他途径解决和兰溪市馆靠自收自支外,其他的均为财政拨款。自从城建档案保证金停收后,靠财政拨款只能维持正常的开支,一些科研、设备更新等经费却无从保障,特别是像金华市城建档案馆现编制数只有5名,而实际却有正式员工10名,财政拨款就明显不足,有时连发工资都困难,严重影响了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

    3、设备无法更新提升。由于资金短缺,除义乌馆外,目前其他各级馆(室)的办公场所均未能得到扩展,设备无法及时更新和添置,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得不到很好的应用,使档案的管理手段和水平得不到提升。

    4、机构资质普遍偏低。由于人员和经费的不足,造成的后果就是工作机构资质偏低。除义乌馆升格为省一级,金华馆保留省二级、兰溪馆保留省三级外,其他的工作机构还没有级别,离《金华市城建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中的金华、义乌馆要达到省一级、兰溪馆达到省二级,其他县(市)馆(室)全部达到省三级城建档案馆以上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编研成果也较少,在行政部门组织编写《金华市城乡建设志》时,各级城建档案馆(室)能提供的资料都极少。

    5、领导重视不够,社会档案意识不强。各级领导对城建档案工作重视还普遍不够,认为这是软指标、常规性的工作,只要应付得过去就可以了。社会上对城建档案的意识也不强,甚至有些工程建设各方业主也认为城建档案没必要抓得这么紧,不能主动配合城建档案工作机构做好相关工作,对顺利开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主要对策

    (一)领导支持,加大投入。

    城建档案是最原始、最完整的城市建设工程的历史资料,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建设行业主管部门领导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鼓励和扶持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和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努力争取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机构的编制,与编委等部门讲清随着城市的扩大、工程量的增加,档案量的不断成倍增多,需要有相应的人员从事这一重要工作,要让全社会都理解城建档案的重要性,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要勇于将这项工作列入相关考核内容,省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认定办法》。通过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建档案的资源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于城乡建设事业为目标,以提供城建优质服务为出发点,以扩展、优化档案资源为核心,以推进信息化和地下管线档案工作为重点,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建档案人才队伍为基础,激活城乡建设档案事业的活力,全面推动城建档案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加强依法治档,依法行政力度

    1、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自1961年由国务院批转试行的《关于加强管理城市基本建设档案的意见》第一部高层次的行政法规出台后,又陆续出台了《档案法》、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第90号令《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浙江省政府第217号令《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金华市政府也及时出台了《金华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金华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性规范文件,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的档案验收和竣工验收后的档案归集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行政处罚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它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但社会上对这些法律法规还了解不多,一些业内人士也都知之甚少,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都能懂法守法,依法办事。

    2、坚持依法治档,依法管档。建设行政部门和城建档案工作机构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从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城建档案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档案收集、报送工作。认真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以指导新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报送管理为重点,以住宅小区室外地下管线的收集为突破口,做好地下管线档案的接收和收集工作,依法开展各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3、加大城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在指导各县(市)进一步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推进城建档案工作法治化的同时,要按照有关法规和城建档案的职能要求,加强城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开展城建档案执法大检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提高依法管档、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立足本职,自我发展。

    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转变观念,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思想,不断拓展城建档案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效果,积极稳妥推进城建档案馆(室)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等不靠,主动出去,深入基层一线,主动到建设单位去指导档案制作。现在许多工程建设方缺少档案资料员,而档案管理机构少数人又没事干,通过帮助工程建设方主动整理档案资料等方式,一可以解决工程建设方档案资料不规范、人员缺的问题;二可以解决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资金来源等问题;三可以乘机扩大和锻炼城建档案队伍,通过招聘一些合同制员工的办法壮大城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四是提高档案的质量和归集率,丰富馆藏量,为提升机构资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城建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上门服务,跟踪指导,抓好“两头”:开工前申领和竣工后验收归档。开工前要做到建设单位主动到城建档案馆查询地下管线等档案资料,在申领表格时,有关工作人员要主动了解工程情况,宣传政策法规,明确归档内容,提出有关具体要求;开工后到现场指导,验收前要指出不合规定的地方,并帮助其限期改正,验收合格后督促工程建设方及时归档。对未接收进馆的,应制订具体的接收方案,逐步清理档案接收死角,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城建档案内容的多样性要求城建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城市建设方面的知识,又要有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加强全面学习。

    1、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档案教育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建设一支开拓进取、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既懂业务又懂现代化技术的城建档案干部队伍。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扩大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

    2、组织业务交流,专题学术研讨。举办多种形式的专业网络业务观摩等活动,介绍相关科技动态和应用情况,介绍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领导和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开展建设领域档案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基础业务建设,举办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和讲座,提高建设行业档案工作者的技术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介绍国内外城建工作发展动态,组织有关人员外出考察、参观学习。

    3、强化档案方面的学历教育,重视再继续教育。提高职称水平,搞好编研成果。

    4、提高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扩大查档等各种途径,做到热情接待,提供优质服务。

    (五)加强开发,丰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1、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大力开展城建档案的接收、收集和征集工作,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拓展馆藏门类,改善馆藏结构。加大重点工程档案、城市基础设施档案、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的收集力度,提高数字(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的比重。加强馆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争取扩大馆库面积。加大硬件投入,增添与城建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电子计算机、光盘刻录机、空调、去湿机、防火、防盗报警等现代化设备。

    2、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进一步贯彻《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各级城建档案工作机构要完成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馆藏档案检索计算机化,提高查阅利用的效率。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及时接收保存现行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加强监督和指导,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和有效。

    3、加强档案网络管理和网站建设。各级城建档案馆(室)要尽快建成局域网,馆藏档案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建成一批以全文和多媒体为主体的,比较齐全的城建档案基本信息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依托现代高科技对城建档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城建、房产、公用事业等档案目录数据库的网络连接,在目录查询上实现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努力建成一批向社会公布城建信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体现城建档案专业特色的网站(或网页),充分利用网站(页),宣传城建档案工作,传递信息,公布资料,交流经验。并力争建成部分数字城建档案馆。

    4、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各级城建档案工作机构要具有编辑制作专题片的能力和多媒体宣传资料能力,购置必要的声像设备,对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重大活动等进行跟踪拍摄,紧扣城市中心工作,编辑专题片、画册等。

    5、加强馆藏档案的保护工作。抓紧对馆藏濒危重点档案的抢救,建立珍贵城建档案名录,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确保各级档案馆(室)具备安全保管条件;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确保操作、接入安全和应用服务安全;积极探索电子档案保管利用方式,建立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筹划建设地区城建档案信息(目录)中心,城建档案信息备份中心,开展馆际间异地数据备份。


(发表在《思考的轨迹》(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年)。]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