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濮阳县档案信息网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柳屯镇 | 文留镇 | 户部寨镇 | 八公桥镇 | 鲁河镇 | 庆祖镇 | 徐镇镇 | 五星乡 | 习城乡 | 郎中乡 | 渠村乡 | 胡状乡 | 子岸乡 | 清河头乡 | 海通乡 | 白堽乡 | 王称堌乡 | 梁庄乡 | 梨园乡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界论坛
档案界维基百科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预约服务 馆藏珍品展厅
网上调查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职称申报
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基础部分)
更新时间:2011-7-22

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基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了使最有价值的档案更充分地发挥作用,需要对保存的档案进行“去粗取精”,这就形成了档案的:A 鉴定工作  B 收集工作  C 整理工作  D 利用工作

2.       为了满足特定的查找利用需要,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揭示档案的内容和成分,提供检寻手段,这就形成了档案的:A 编目和检索工作  B 收集工作  C 整理工作  D 利用工作

3.       为了便于保存和系统地提供利用,需要把收集来的档案分门别类,这就形成了档案的:A 整理工作 B 保管工作  C 整理工作  D 利用工作

4.       我国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A 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B 维护档案的完整  C 维护档案的内容安全 D 集中统一管理国家档案

5.       国家档案馆的性质是:A 科学文化事业单位 B 企业生产部门  C 企业管理部门  D 行政管理部门

6.       各单位设立的统一保存和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是:A 档案室  B 文件中心 C 档案事务所   D 档案积存中心

7.       属于档案行政法规的有:《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8.       包含图、文、声、像等两种以上信息形式的文件是:多媒体文件

9.       将电子文件区分为主文件和支持性、辅助性、工具性文件的标准是:电子文件的功能

10.   电子文件第一次使用了人工不可识读的记录符号:数字代码

11.   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必须遵循的管理原则是:全程管理原则

12.   为确保电子文件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读,必须实行:前端控制

13.   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包括:对电子文件实行统一管理和:实行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

14.   档案馆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除了“集中式保管模式”外,还包括:分布式保管模式

15.   1940年美国的哪位学者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布鲁克斯

16.   文件中心最早出现在:美国

17.   谢伦伯格的档案鉴定理论是:文件双重价值论

18.   菲斯本、布里奇弗德等人的鉴定理论是:利用决定论

19.   美国学者塞穆尔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鉴定理论是:文献战略

20.   谢伦伯格把文件的第二价值区分为:证据价值和情报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       档案的基本价值包括:A 凭证价值  B 参考价值  C 情报价值  D 资料价值(ABC

2.       档案工作的性质包括:A 管理性  B 服务性 C 政治性   D 机要性  ABCD

3.       档案工作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A 服务方向  B 机要性  C 管理性   D 科学性 AB

4.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A 组织原则 B 管理体制 C 根本目的  D起码要求 AB

5.       维护档案安全的含义是:A 保证档案管理的物质安全 B 保证档案管理的政治安全  C 统一管理档案  D 按专业管理档案(AB

6.       非公有的档案馆包括:A 私人企业档案馆  B 教会档案馆  C 政党档案馆  D 大学档案馆(ABCD

三、辨析题

1.       来源原则就是指导按照档案的主题内容进行整理的原则。(参考答案:错误。这个命题混淆了来源原则和事由原则的概念。来源原则是指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能混淆的整理原则。)

2.       档案管理是指对文件在其形成、保存、利用和处置过程中进行的经济而有效的全面管理。(错误。这是文件管理的概念。档案管理是指对归档以后的文件实施的管理活动,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编研、检索与编目等业务工作内容。)

3.       文件中心是各单位设立的统一保存和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容组织机构。(错误。这是档案室的概念。文件中心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过渡性的半现行文件管理机构。)

4.       档案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依法制定的各种档案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错误。这是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档案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前者是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后者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部门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

5.       档案法律的适用是指机关、组织和个人,要自觉地用档案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错误。这是档案法律的遵守概念。档案法律的适用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组织成员,使用档案法律来解决各种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简答题

1.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讲义8

从档案工作同其他工作的关系来说,它属于一项服务性的、条件性的工作。通过管理和提供档案的各项工作服务,是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特点之一。2、档案工作为各种工作活动服务,是社会分工的需要和人类文明的结果。3、档案工作能以其专业管理的结果为社会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光荣职责和艰巨任务,说明它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最后哦俺要工作。

2.       档案工作基本原则。(讲义9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3.       为什么说档案馆是一种科学文化事业性质的机构。(讲义12
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表现在3方面:

1、从档案馆管理的对象来看,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
  2、从档案馆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来看,档案馆的工作是一项研究性工作。参与编史修志,汇编各种研究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档案利用。
  3、从档案馆的职能来看,它不仅肩负科学管理档案的重任,而且致力于社会化的服务作。档案馆以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的重大意义而成为一项重要的事业。

 

4.       档案室的性质与任务。(讲义11

作为档案工作体系中最基层的业务机构,主要有3方面性质:1、是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 2、是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3、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
其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地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其具体任务: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2、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五、论述题

1.       电子文件的特点(讲义27-29

一、电子文件的数字化信息形态
     
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二进制的编码,在此基础上产生其他多种编码方案。在计算机内部,电子文件的传输、存储都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文本、图象、图形、声音等各种形式的电子文件,都是由二进制编码组成序列。为了节约存储空间,还可以将二进制数字原编码序列进行压缩实现再次编码。电子文件从一个载体复制到另一载体,或者从一台计算机传递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实质上是在电子计算机内进行数字集成的传输处理。这种处理与纸质文件的复制或缩微品拷贝有很大区别。后者属于模拟信号,在复制传递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清晰度下降、信息丢失。而电子文件由于是数字化处理,所以几乎完全不存在上述问题。这种高保真的特点通常是好事,但是对于想区分原件和复制件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于确定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有一定的难度。
    
二、电子文件对设备及标准的依赖性
        
从远古的甲骨、竹简、泥版、石刻、羊皮纸,到后来的纸质记录,人类世代使用的都是人工可以直接识读的记录符号。人类可以在各种载体上直接写人或印刷各种信息,生成文件,并直接读出文件的内容。由于电子文件使用了人工不可识读的记录符号数字代码,人无法直接识读和理解经过复杂编码的比特,只有通过计算机进行解码还原,才能读取其内容。在这一还原过程中,电子计算机的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都直接影响还原结果。如电子文件对其他设备环境的不兼容性,使其只能在某种设备上处理;不同软件环境形成的电子文件有时难以互换;电子文件加密后,不解密就无法识别;技术设备更新时,如不及时解决格式转换问题,也无法读取。电子文件的动作环境对标准化的要求很高,无论是信息加工、存储、传递、检索,还是软件的运行、载体的更换都受到标准的制约。制作生成要有代码标准,存储要有机读载体的格式标准,信息压缩要有算法标准,传输要有网络协议标准,查找要有检索语言标准等。
     
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自古以来所有的记录形式,无论是图书还是文件,其信息都被固定在某一载体上,成为不可分离的一个实体,文献的使用、流传都是以这种形式实现的。对于正式文件来说,内容与最初形成时的标记同时被固定在这一实体上,使这打上了明显的原始性烙印。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不再对原录入载体从一而终,不再具有物理的固定实体状态,也不再有固定的物理位置,而是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上同时存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或扩展、缩小其存储空间。它可以改变硬盘上的存址,可以从硬盘拷入软盘、磁带或光盘。也可以登上网络流向其他地方。
     
四、电子文件的信息共享及不安全性
         
(一)共享性  对于一份纸质文件来说,通常只能在某时、某地让能够接触它的人阅读。而电子文件可以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因为电子文件的处理环境是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可以做到网络的任何终端设备都可读取存储在网络某一个设备上的电子文件。件可以同时发送给若干网络终端,就象发布文告一样。另一方面上,一个终端上的电子文由于电子文件这种不受载体限制的特性,对信息获得者来说,有一种共享的感觉。
         
(二)不安全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来自以下几方面:一是通信服务层网络系统过于复杂,缺陷太多。一般说来,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安全性黑客对网络的攻击多从三个层次上入手:一是通信服务层,这个层次存在1000多个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服务安全漏洞;二是操作系统层,尽管不断升级,总是存在这样那样可被利用的漏洞;三是应用程序存在着大量安全缺陷,网络环境中的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也存在着许多漏洞。因此,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对于信息时代的电子文件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2.       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及其与传统实体档案馆的关系(讲义23-24

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A存在方式上的特点,是一种无形的信息组织与利用环境;B运行方式上的特点,存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C功能定位上的特点,以存取为中心。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的关系:A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是数字档案馆形成的基础;B数字档案馆的出现对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C数字档案馆为现行实体档案馆提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