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濮阳县档案信息网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柳屯镇 | 文留镇 | 户部寨镇 | 八公桥镇 | 鲁河镇 | 庆祖镇 | 徐镇镇 | 五星乡 | 习城乡 | 郎中乡 | 渠村乡 | 胡状乡 | 子岸乡 | 清河头乡 | 海通乡 | 白堽乡 | 王称堌乡 | 梁庄乡 | 梨园乡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界论坛
档案界维基百科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预约服务 馆藏珍品展厅
网上调查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本地沿革
“中华龙乡”和“华夏龙都”的关系
更新时间:2013-4-8

   规格颇高、规模空前的2012中国·濮阳“二月二”龙文化节早已闭幕,我市广大市民对于龙文化的热情持续不退,街头巷尾不少人都在热议濮阳龙文化。不过,因此也产生一些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一:咱濮阳为啥由“中华龙乡”改为“华夏龙都”?
    专家指出:1995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中华龙乡”;201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华夏龙都”。从“龙乡”到“龙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既不是更名、改名,也不是在“龙乡”基础上的提升。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我省、我市有关重大会议之后,我省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创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需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两个关键词是“传承”和“创新”。现在我市被命名为“华夏龙都”,并不是说原来的“龙乡”不要了,而是说“龙都”是对“龙乡”的传承和创新。此“乡”非彼“乡”,我们所说的“龙乡”的“乡”是龙的故乡的意思,我们所说的“龙都”是龙文化之都、龙文化的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都、华夏文化的核心之地的意思。在不同的场合,“中华龙乡”、 “华夏龙都”这些称呼都可以用。
    认识误区二:“中华龙乡”和“华夏龙都”很难分清
    专家指出:最近网上不少人说,在我市再次被命名后,他们对于“中华龙乡”和“华夏龙都”的认识有些混乱。其实,这里“龙乡”的“乡”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作为行政单位的市、县、乡的“乡”,而指的是龙的故乡。我国能够确定有龙的最早的地方就是咱们濮阳。
    谈到“都”,就应该有宗庙、有祭坛、有意识形态的建筑遗址。濮阳西水坡遗址其实就是一个都的建制,该遗址的第45号墓其实就是其宗庙。第45号墓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布局奇特,实际就是一种王冠式墓葬。该墓埋葬一人殉葬三人,该墓的主人左青龙、右白虎、足蹬北斗,周围还有鹿、蜘蛛等作为陪衬,不可能是普通居民,也不可能是邑和聚的小首领,只能是都的首领。如此大的规模、如此高的规格,墓主只能是帝王。因此濮阳被称为“龙都”、“帝都”是当之无愧的。有主庙、有祭坛、有人主,各种条件均已具备,濮阳出现龙不是偶然的。
    我们所说的“华夏龙都”,其中“龙”不单纯具有生物学方面的意义,“都”也不单单只具有地理学方面意义,它们的内涵应该更高、更远、更深奥。“龙都”的“都”不是首都的意思,而是说濮阳是龙文化积淀最为集中、深厚的地方。夏商周三代之前通用的地理单位是都、邑和聚,当时全国有很多都,是高于邑和聚的地方。“都”是一种大遗址,是一级居落,被周围很多小遗址像众星捧月一样环绕着;“邑”是二级居落,“聚”是三级居落。濮阳西水坡遗址已经超越了邑和聚的概念,应该是都。1987年,咱们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塑龙,距今6400年,形状与龙最近似,而且是后代龙的祖先。濮阳西水坡遗址现在只是发掘出了1/10,只是冰山一角,相信等完全挖掘出来之后会有更多重要的遗迹。
    认识误区三:咱们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到了“华夏龙都”这一称号
   专家指出:事实是,并不是咱们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而是咱们濮阳被命名为“华夏龙都”是理所应当的,咱们本来就是“龙都”。这是市委、市政府代表380万濮阳人的意愿,积极推出的咱们濮阳在文化方面的的闪光点。我市被命名为“华夏龙都”,证明了濮阳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里的重要地位,对于促进龙文化研究上平台、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