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侯庙镇 | 孙口镇 | 后方乡 | 马楼乡 | 清水河乡 | 打渔陈镇 | 夹河乡 | 吴坝乡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调查 馆藏珍品展厅 民国徽章展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业务指导
精准扶贫档案现状浅析及其今后工作建议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7-7-3

精准扶贫档案现状浅析及其今后工作建议的思考

    精准扶贫档案,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重要历史记录的文件材料,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它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产物,其凭证作用无可估量。做好精准扶贫档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作为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局始终认真履行着档案业务监督指导的职能职责要求,求真务实地开展精准扶贫档案业务的相关协调、指导工作。

    一、前期工作回顾

    1.重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一是专门召开局党组会议和行政办公会议,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统一的安排。二是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房元泽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显美、吴从金二人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由吴从金副局长带领法规业务股的同志,具体负责全市精准扶贫档案业务的有关协调和日常监督指导工作,同时将其纳入了目标管理责任状的重要考核内容。

    2.强化学习,以理论为导向指导具体实际。2015年末至2016年以来,档案局通过认真组织集中学习与相关人员自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先后深入学习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贵州省精准扶贫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有关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业务的指导性,规范化,现代化的文件精神,用以夯实全局档案干部伍精准扶贫档案的业务理论基础,为指导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因地制宜的导向。

    3.积极调研,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在党组书记、局长房元泽的带领下,兴义市档案局有关责任人员先后深入到市农扶局、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则戎乡、白碗窑镇、木贾街道办等单位,积极开展工作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精准扶贫档案资料产生和形成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文件材料收集、管理的现状,同时也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调研结果,于201638日,完成《兴义市精准扶贫档案调研报告》,上报了有关部门,并初步提出了档案规范整理与扶贫工作实际同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困难。

    4.紧密协调,切实工作,稳步推进。一直以来,兴义市档案局始终与有关领导和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协调、沟通关系,并共商共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相关事宜,结合兴义市的实际和现状,于201681日与兴义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制发了兴档联发【20162号文件《兴义市档案局(馆)兴义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2016年914~16日,兴义市档案局分管副局长吴从金带领业务人员到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对已产生的精准扶贫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和整理,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实际操作的现场培训,帮助整理形成综合管理类实体档案25612件;20161023日,吴副局长又与业务人员放弃周日休息的时间,深入到敬南镇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帮助其整理形成精准扶贫综合管理类档案7159件。

    5.大力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增强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可视度。兴义市档案局历来十分重视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截止目前,已通过“兴义市档案信息网”先后上传了《兴义市精准扶贫档案调研报告》、《兴义市档案局(馆)开展精准扶贫档案调研》、《兴义市初步完成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归档工作》、《黔西南州档案局到兴义市检查指导工作》、《贵州省档案局副局长梁贵钢、业务二处处长李平远赴兴义调研》等信息文章,所传信息文章分别被“中国档案网”、“贵州档案网”、“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兴义市人民政府网”等多家网站发布,从而有力地宣传了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让全社会都能了解到兴义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动态信息,增强了精准扶贫档案进展状态的透明度和知晓率。

    二、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困难

    一是一些乡镇和部门的档案法治观念淡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不力,机构不够健全,缺乏相对稳定的统一领导,统筹部署,责任分工不明确具体,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临时性,导致了精准扶贫档案资料收集、管理上的局部混乱状态。

    二是讫今为止,一些精准扶贫资料的信息数据仍处于不断变动状态,还无法形成真正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固定恒稳的档案信息资源,现阶段还不宜进行相文件材料的档案规范化整理具体操作。

    三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要求和资料检查,跟档案实体的规范化收集、整理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矛盾,只能同步进行跟踪收集,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同步整理和立卷归档。

    四是开展工作所需各项经费,始终无明确的具体决策,具体的部门落实到位,远远满足不了实体档案的规范整理,安全保管以及信息化数子化建设的要求。

    五是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六是工作开展中制成的文件材料缺乏相对统一的规范要求,随意性较大,各自为阵,五花八门,造成了档案资料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耐久性的保存价值。

    三、今后工作建议的初步思考

    1.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对各乡镇(街道办)和有关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文件材料、项目文件材料,尤其是精准脱贫类材料的制作,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规范要求,确保相关材料的规范性,系统性,完整性,成套性,以及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2.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及各乡镇(街道办)、市直有关部门,应认真按《省扶贫办、省档案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黔扶通【201515号)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强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重视力度,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经费,抓好档案室库房建设,配备必要的档案安全保管的设施设备,规范档案办公用品用具。

    3.现阶段各单位需要加强对精准扶贫各门类、各载体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做到应收尽收,还不宜进行实体材料的立卷归档和规范整理的具体实际操作。

4.在适当的时候,市档案局可以指导抓好一到二个乡镇、村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全市性精准扶贫档案业务培训及现场观摩会,各乡镇(街道办)以试点单位为基准,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并抓好各自的试点工作,然后再逐步展开,确保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