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濮城镇 | 龙王庄镇 | 高码头镇 | 颜村铺乡 | 王楼乡 | 陈庄乡 | 辛庄乡 | 白衣乡 | 杨集乡 | 张庄乡 | 陆集乡 | 土地局 | 政府办 | 公安局 | 法院 | 政协 | 人行 | 农发行 | 检察院 | 供电局 | 一中 | 国税局 | 地税局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界论坛
档案界维基百科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预约服务 馆藏珍品展厅
网上调查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档案学会
档案学会作用   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作者:吴  更新时间:2011-5-19

 发挥档案学会作用 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档案学会是一个为档案行政机关和会员提供双向服务的平台,它为档案局、馆工作起到一定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档案学会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我国档案学理论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普及科技知识、繁荣档案学术研究、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服务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 充分认识档案学会的作用,促进档案工作的宣传和研究。

对档案学会作用的认识,可以用江泽民同志1988年10月在上海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来概括:第一,在加强党和政府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第二,在组织广大社会化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和参与决策方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第三,在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方面,努力发挥咨询服务的作用;第四,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理论素养和提高理论水平方面,努力发挥宣传普及的作用。这段论述是对档案学会功能的最好阐释。具体来说,档案学会在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中,应当承担以下几种角色:

1、档案局(馆)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档案学会汇集了档案界的绝大多数的研究人才,应当充分发挥其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参与决策,努力成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信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其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者。学会作为学术团体,有责任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鼓励、支持、引导和推动档案人员投入到学术研究中来,并由此提升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对于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未知领域,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3、群众性的档案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主动热情地为会员参与学术活动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会员对学术活动的不同需求,进而增强会员对学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学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学会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及档案人员的呼声,并接受档案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指导,从而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学会章程赋予学会的职责,也是档案事业发展对学会工作提出的要求。

清楚地认识档案学会的作用,我们就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潜力,把握正确的方向,使学会的工作做得踏实有效。

二、积极发挥档案学会的优势,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一)加强档案学术理论研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学会的优势主要在于它集结了档案界的优秀人才。学会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围绕中心工作,组织档案工作者和广大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学术研讨和档案服务活动,组织专家人才库人员进行档案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1、加强档案理论工作研究,提高实践工作水平。

近年来,开发区档案学会积极组织并多次参与天津市、华北地区以及京津沪渝档案学术研讨会。学会报送的论文《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繁荣》在华北地区档案学术研讨会上获奖并宣读,该论文从档案的文化价值、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相关举措等方面,结合开发区档案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我馆的档案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实践指导作用。另有20余篇论文分别在《中国档案》、《天津档案》、《档案建设论说》及《创新档案理论 服务和谐社会》等刊物上发表。通过重点加强档案理论工作研究,组织参与学术研讨,开发区档案学会学术研究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组织档案科研攻关,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开发区档案学会坚持科技兴档,充分利用人才优势,组织课题组进行科研开发。早在2002-2004年,开发区档案馆就被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研究“开发区电子文件处理中心建设”,并取得圆满成功,其成果的先进性在全国名列前茅,并于2006年度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2007年3月,由开发区档案馆编辑研究的重点科研成果《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务》一书也正式出版发行。通过组织档案科研攻关,开发区档案学会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近期,学会组织项目小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成功研发了“人工双机热备”技术。该项技术的突破,在不增加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这一工作模式将率先应用于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对其他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与此同时,开发区档案馆又成功实现了电子文件异地备份,开创了归档电子文件异地备份的先河。将珍贵的电子资源异地备份,以保证本馆档案信息的安全。这种电子资源离线异地备份的方式,成本低、安全性高,对其它区县级档案馆数据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深化档案宣传,增强全民档案意识。

开发区档案学会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促进社会公民对档案知识的了解和对档案工作的理解,多年在市档案学会组织的档案法制知识竞赛中,荣获组织奖。

1、积极开展档案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档案意识。

开发区档案学会在档案科普上主动介入,不断加强档案学科知识普及工作。以“不忘昨天历史与辉煌”档案精品展厅、“希望之路天津开发区创业与发展”固定陈列展厅以及文化艺术展厅作为主阵地,以馆藏实物档案、地方文献和各类文化艺术作品为主要资源,向社会开展区情区史和爱国主义教育,2009年6月,开发区档案馆正式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此同时,学会还充分利用档案网站开展档案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知识,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档案素质和档案意识。

2、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全民档案法规意识。

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是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发区档案学会积极利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手段,不失时机地开展以《档案法》为重点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全区会员参加《档案法》有奖知识竞赛,每年主动参加“12.4全国法制日”宣传活动,并制作宣传展版,印制、发放各类档案法规宣传材料,对《档案法》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3、办好学会网站,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开发区档案学会充分利用泰达图书馆档案馆网站这个优势平台,向社会宣传档案工作,为会员提供档案交流更广泛、更及时、更宽松的园地。网站不断更新完善,及时发布有关档案工作动态,公布档案法规政策,及时公开现行文件,宣传档案工作经验,介绍馆藏,宣传开发区档案文化,在当今信息化日益发展的时代,对丰富会员文化生活,促进开发区档案事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加大档案业务培训,促进档案队伍建设。

开发区档案学会根据全区档案工作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协助档案局通过多途径,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持之以恒地抓好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培养大批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档案工作者。

1、坚持不懈地抓好档案人员岗位资格培训。

开发区档案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天津市档案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实施办法》的法规要求,认真抓好档案人员的岗位资格培训,做到坚持每年举办一期以文书工作、档案法规、档案管理、科技档案、档案编研、档案保护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岗位资格培训班。通过有效的档案专业培训,使档案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2、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业务培训。

开发区档案学会在抓档案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的同时,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业务培训。

(1)结合开发区工作实际,召开机关文书档案工作推动会。以文书档案归档、整理、移交的方法与技术为重点,从“开发区档案工作现状与分析”、“档案室管理软件应用”、“文书档案立档方法”、“机关文书归档立卷中出现的问题解析”等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演示了相关操作流程,为开发区机关单位文书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2)为推动新形势下开发区档案事业的新发展,特邀请天津市档案局专家为开发区会员进行了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即《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专题培训,拉开了开发区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工作的序幕。

(3)为适应开发区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文献信息支撑,开发区档案学会专门邀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李国荣研究员做了题为“档案编研工作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的专题讲座。对开阔档案人员工作思路、拓展档案编研领域、提升档案服务理念以及加强档案资源数字化与网络编研平台建设等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3、努力开拓视野,逐步扩大行业交流。

开发区档案学会在组织会员进行内部业务交流的同时,不断开展馆际交流。组织会员到天津市档案馆、塘沽区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参观学习,进行交流业务经验,开阔了会员的眼界和思路,有效地促进了档案队伍的建设。开发区档案馆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并于1999年、2007年被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授予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不仅如此,2008年12月5日,开发区档案馆顺利通过了国家档案局专家测评组的综合测评,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起到了行业示范作用。

(四)强化业务制度建设,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建立和完善档案业务制度,是推动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为此开发区档案学会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将先后完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文献缴送管理办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等,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阻碍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文献缴送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促进地方文献的征集、管理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按照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和国家档案局及新闻出版署的有关通知精神,开发区即将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文献缴送管理办法》,对本地区所有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的缴送、管理和开发利用等做出明确规定。及时制定并推行地方文献缴送管理办法,必将为有效地保护开发区地方文献资料提供法规上的支持,为社会各界利用开发区地方文献资料创造更好的制度保障。
开发区档案馆将通过网站链接、地方媒体、专题展览与推介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交流和推广地方文献,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完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

目前,开发区没有正式出台有关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法规制度,致使该项工作在推广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度。各相关部门由于没有相关法规制度的指导和约束,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不够齐全,管理也不够规范。因此,开发区档案馆将不断结合实际,通过开展调研、专题研究、寻访等方式,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积累更多实际经验,继续制定并完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使该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区档案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健全,为我区档案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为依法管档治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三、继续加强档案学会自身建设,服务档案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开发区档案学会要根据《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和学会的章程,继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理顺各方面关系,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1、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开发区档案学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全区档案工作大局,根据学会的宗旨和任务,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开发区的档案工作实际,制订阶段性工作规划,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学术活动,稳步推进民主办会进程,加强学术研究指导,促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档案学会。

2、加强学会内部人员培训。与市局联合定期对学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档案业务专题培训,以提高业务能力;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的前沿理论传递给学会内部人员,以丰富头脑;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外出学习交流,以开阔眼界。只有内部人员的业务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带动基层会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3、发挥学会的整体优势,相互协作。与各省市学会或行业、系统学会组织之间建立“区域性联谊”机制,如开展京津冀、华北地区、滨海地区联谊会等,以密切会员之间、学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合作,借势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还可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合作出版学术著作,联合开展技术咨询和产品开发等,探索多方位的合作途径。目前,开发区档案馆已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达成了联合编研的合作意向。

档案学会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发区档案学会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学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加强档案学会的服务与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档案服务,大力促进开发区档案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