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杨村乡 | 张果屯乡 | 韩张镇 | 千口乡 | 福堪镇 | 谷金楼乡 | 西邵乡 | 寺庄乡 | 梁村乡 | 元村镇 | 近德固乡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界论坛
档案界维基百科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预约服务 馆藏珍品展厅
网上调查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本地沿革
南乐概况
更新时间:2011-10-31
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辖9乡3镇,南与清丰县为邻,东与山东莘县隔河相望,西北分别与河北省魏县、大名县接连,境域624平方公里,其中县城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属濮阳市管辖。
      南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字圣仓颉故里。唐朝高僧、天文学家一行的故乡,一行创世界天文学史上三个第一,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第一次发现恒星运动。著名表演艺术家河南坠子皇后乔清秀,名冠神州。著名国画家端木梦锡,有丹青梅花王之称。古迹有仓颉庙、仓颉陵、赫胥陵、明文庙、十二牌坊及八大唐槐等,古朴典雅的民俗民风,多种新颖的名优特产,风味多彩的小吃,形成南乐独具特色的经济开发环境。

  南乐地处平原,物华天宝,交通十分便利,西距京广铁路80公里,东距青岛口岸500公里,106国道(北京—广州)与安济公路(安阳—济南)两条公路交汇于此,沟通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南乐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全县有十万亩优质苹果、二十万亩棉花,是优质果、棉生产基地和全国兔肉出口基地。工业有化工、轻工、纺织、电子、酿造、机电、食品、抽纱工艺、草制工艺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南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政府建设发展迅速。全县已实现“四通”。城内有高级宾馆、招待所、酒楼10余家,衣、食、住、行便利,设备先进,投资环境优越。全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20000门,长途电话线路24条,可向国内外直拨。电力供应充足,大小变电站7座,装机容量8.75万千瓦,供电量1.2亿度。自来水厂两座,日供水量4500吨,可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南乐县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较快,全县科研单位3个其中液压件厂第二代摩托车气缸体研制获市科技星火二等奖。提花台布研制获省科技星火三等奖。有中小学352所,各类教师3719人,南乐一中几年来升入高等学府的人数在濮阳市位居榜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7%,1998年顺利通过省、市“普九”验收。

  南乐县农业基础较好,其特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利资源丰富,机械化耕作程度高。1998年农业总产值14亿元,粮食总产量34万吨,油料2.6万吨,生猪年存栏24万头,肉类产量30035吨,冻兔肉是主要出口商品,远销西欧、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乐的工业在迅速崛起,现有国营企业11家,固定资产5114万元,年产值4498万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拥有4020家,产品有水泥、双氧水、空气炮、棉纺、造纸等,产值3.9亿元。“三资”企业11家,以化工、酿造、草制品为主,年产值1200万元,创汇80万美元。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