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清丰县档案信息网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韩村乡 | 固城乡 | 马庄桥镇 | 柳格镇 | 双庙乡 | 纸房乡 | 六塔乡 | 瓦屋头镇 | 巩营乡 | 仙庄镇 | 马村乡 | 高堡乡 | 大流乡 | 古城乡 | 阳邵乡 | 大屯乡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调查 馆藏珍品展厅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历史时空
劳工神圣 走向光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更新时间:2017-4-28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的5月1日,大家都是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度过的,然而,当有人问及“五一”节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时,却少有人能回答上来。那么,“五一”节的由来是什么呢?它在中国又走过了哪些艰难历程呢?

图一.webp.jpg

 国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在北京灯市口街头演讲

源 头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劳动者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21.6万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4日,警察进行镇压向人群开枪,4名工人死亡、多人受伤,为支持这次工人运动,欧洲各地纷纷举行抗议活动。

1889年7月14日,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劳工法案》和《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并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在中国,1905年孙中山曾经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对“五一”节进行过宣传介绍,当时这一节日被翻译为“万国劳动者团结大示威”。


图二.webp.jpg

国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宣讲所

呐 喊 

—————————————————————

“我们要认清我们的价值!劳工神圣!


1917年,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一员,在战争中,约有15万名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上为协约国军队服务,他们挖战壕、修铁路、抬担架、造机器,以工代兵,死亡和下落不明者达2万余人。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跻身于战胜国之列。16日,国立北京大学在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举行讲演会,校长蔡元培发表了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他说:“此次世界大战争,协约国竟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的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我们四万万同胞,直接加入的,除了在法国的十五万华工,还有什么人!这不算怪事!”他充满激情和向往地宣告:“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

蔡元培说:“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不要羡慕那凭藉遗产的纨绔儿!不要羡慕那卖国营私的官吏!不要羡慕那克扣军饷的军官!……他们虽然奢侈点,但是良心上不及我们的平安多了。我们要认清我们的价值!劳工神圣!”

1919年5月1日,在李大钊的协助下,北京《晨报》第七版“文化副刊”上刊登了“五一劳动节纪念”专号,介绍了欧洲国际劳动大会的盛况,并号召中国工人阶级与国际劳动组织接轨。这一天,陈溥贤、李大钊、高一涵分别撰文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和现实意义。李大钊在《五一节杂感》中指出,这是工人“直接行动”取得成功的日子,他的文章以及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活动为日后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及此后的工人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月下旬,北洋政府采取强硬措施,镇压学生爱国运动,6月3日和4日,又逮捕了近千名上街游行的爱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部分爱国学生向全国发出通电,请求支援,上海的爱国学生接到求援电后,立即动员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为此,上海的广大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商人也举行了罢市斗争,再加上学生罢课,形成了“三罢”斗争的浪潮,并迅速波及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


行 动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纪念“五一”劳动节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的第七卷第六号“劳动节纪念号”以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作为发刊词,介绍了“国际劳动节”的由来以及欧美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胜利斗争,希望中国工人把它看成是觉醒的日子。《新青年》还同时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和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

这一天,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首次举行了“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第二院组织召开了有2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会,并散发了会议的讲义。对于这次会议,时任中一区警察署署长焦鼐炳是这样向警察总监汇报的:“本日上午八时,北京大学第二院开校役演说会,当派员前往监视,到会者均属该校役约二百人,每人各持具油印讲义一份,由斋务课课长胡春林演说,谓阳历五月一日为世界劳工胜利的纪念日,对于此日历有特别表示,以资庆祝,遂按照油件逐次解释,至九时余讲毕散会,理合将油印讲义一份报告总监钧阅。”


图三.webp_副本.jpg

1920年5月1日,李大钊在国立北京大学第二院组织纪念“五一”节活动上散发的讲义。北京市档案馆藏


在这份油印讲义上,除了简明地讲述了“五一”节的来历外,还重点论述了人人平等、劳工神圣的含义,其中这样写道:

我们校役夜班为什么要纪念五一节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今天开会的几种希望。

——校役也是一种工作,当校役的人也是自食其力,希望诸位以后要认明在北京大学作工。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北京大学当听差。作工是人类的天职,我们也是对人类有供(贡)献的人,人类应当作的事情、应当享的待遇、应当得的知识,我们都有一份。

——希望诸位不要以听差有饭吃,就算满足,须知道工作是神圣的事业,是人生最大的责任。能工作的人方才有高尚的人格,方才不负此生。

——希望诸位常常纪念着五一节。把全世界人人纪念的五一节当作我们的一盏引路的明灯,我们本着“劳工神圣”的信条跟着这个明灯走向光明的地方去!

会后,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学生何孟雄、蒲照魂、丁肇青、李荟棠等8人,分乘两辆汽车在城内游行,车上的横幅写有“劳工神圣”“五月一日万岁”的口号,沿途高呼“劳工万岁”,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的传单并演讲,后被警察厅拘捕。

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当事司机郭长清的供述,他这样描述道:“我系天津人,年三十七岁,在福德汽车行司机。今早七点半有三人来本行雇坐汽车,言说一点钟,本行令我开四十一号汽车,这三人坐车上说开至马神庙北京大学。到北京大学少停,由内又出来一人,拿着旗子、传单等物上车。开行经过翠花胡同,走王府井大街,出前门,走菜市口。所有经过地方,因巡警打手势,我并未看见,故未停车。行至菜市口地方,经巡警截获。今蒙传讯,所供是实。”

在散发传单时被拘捕的何孟雄供述:“我系湖南衡州人,年二十岁,在北京大学校文科肄业。五月一日为世界运动纪念日,我们开会庆祝,我们公共拟稿印的传单,乘坐汽车出来散布。我们发传单系良心主张,庆祝并提醒劳动界的意思,我们所散传单并未到警察厅遵章查验是实,我们开会只系庆祝,并无别的用意。”

在被拘捕学生的供词中还写道:“散布传单,系自己油印,并未受金钱运动及党人煽惑,有意扰乱治安。实因劳动界工作时间太多,资银太低,致受无穷痛苦,所以本着人道互助的精神,提倡减少工作时间,增加劳银。”

而在上海,陈独秀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并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做了《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上海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

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这一天,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城市的工人、群众纷纷举行了集会游行。


新 生

——————————————————

“在自由欢乐的情景之中,

庆祝自己的节日”


1921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学生精心创作了《五一纪念歌》。5月1日,由邓中夏等人到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的劳动补习学校里进行教唱,宣传劳动节的意义,鼓舞工人斗志,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愿大家努力齐进取。”

1922年5月1日,李大钊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学会、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学生联合会举行的“五一”纪念大会上,做了题为《五一纪念于中国劳动界的意义》演讲,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反对国际的军阀、财阀的压迫”“改善工人境遇”“要求8小时工作”等斗争口号,号召全社会一起为之奋斗。

1923年5月1日,李大钊在《晨报》副刊上,以T.C.L为署名发表了《工人国际运动史》,对世界工人阶级的国际组织演进做了翔实的介绍。他在文章中说:“吾信工人的国际运动的联合战线,终有成功的一日。故当本年的劳动节,为介绍工人的国际运动史略如此。”通过连续几年坚持不懈地对“五一”劳动节的宣传,中国的工人运动掀起了斗争的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做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法定节日。

1950年4月29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北京召集举行了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大会。大会由周恩来主持,刘少奇在会上了做了长篇讲话,他强调:“我们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五一’劳动节,我们是感到十分兴奋的……‘五一’劳动节已被中央人民政府订为国家最重要的合法节日之一……这就是说,中国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从有史以来才第一次在自己政府的保护之下,在自由欢乐的情景之中,庆祝自己的节日。”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国性的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这天,首都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群众集会游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游行队伍。

自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等就是劳动者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故事和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拼搏、奋斗、前进……



友情链接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