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代号为DA/T22-2000.由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12月6日首次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5年10月25日进行重新修订,新《规则》代号DA/T22—2015,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新《规则》修订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200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规则》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归档文件整理方法的基础上,适应档案馆里现代化的需要,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立卷”方法的“文件级”整理方法,它是新形势下实现归档文件整理规范化、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标准。原《规则》实施10多年以来,对规范和加强单位档案整理、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在档案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原《规则》的一些内容经过实践证明可以进一步规范统一。因此2014年起国家档案局组织力量对原《规则》进行修订,2014年底形成《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向档案系统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国家档案局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新《规则》通过后,于2015年10月25日正式对外发布,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则》修订出台的重大意义 一是在遵循文件整理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简化整理步骤,提高文件整理效率;。二是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尤其是信息化在档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归档文件整理要适应计算机存储、利用档案的需要;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统一归档文件整理,更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新《规则》与原《规则》相比做了以下调整 新《规则》与原《规则》相比,主要作了以下调整:一是标准的总体编排和结构按 GB/T 1.1-2009 进行了修改;二是将标准适用范围由纸质文件材料扩展为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三是调整归档文件分类方法;四是增加归档文件组件和纸质归档文件修整、装订、编页、排架要求;五是增加归档文件档号结构和编制要求;六是将室编件号、馆编件号统一为件号;七是在附录中增加归档章示例、直角装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