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清丰县档案信息网
乡镇频道: 城关镇 | 韩村乡 | 固城乡 | 马庄桥镇 | 柳格镇 | 双庙乡 | 纸房乡 | 六塔乡 | 瓦屋头镇 | 巩营乡 | 仙庄镇 | 马村乡 | 高堡乡 | 大流乡 | 古城乡 | 阳邵乡 | 大屯乡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党建 精神文明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界论坛
档案界维基百科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预约服务 馆藏珍品展厅
网上调查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单位概况
清丰县档案局机构设置
更新时间:2015-5-20

清丰县档案局机构设置

摘要:

(一)领导介绍

局长:何超,男,196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88年参加工作,清丰县双庙乡庄头村人。

副局长:高正国,1974年0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93年9月参加工作,清丰县纸房乡人。

(二)组织机构

清丰县档案局为事业单位,与清丰县档案馆实行局、馆合一的工作体制,相当正科级,由县委办公室领导,受县委、县政府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县档案局(馆)事业编制15名,其中局(馆)长1人,副局(馆)长2人,股领导者职数5人,工勤人员不超过1人。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三)股室介绍

清丰县档案局(馆)内设5个股室

1、办公室

协助局(馆)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文秘、信息、保密、财务工作;负责机关事务、行政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负责人事、劳资工作;负责全县的档案统计工作。

2、机关档案管理股

负责全县党政群机关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负责全县综合档案室的业务指导工作。

3、企事业档案管理股

负责全县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组织、指导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的档案理论研究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4、馆藏档案管理股

负责接收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直各单位及各乡(镇)的档案进馆工作;负责历史档案及地方特色档案的征集工作;负责已进馆档案的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工作。

5、编研资料股

负责全县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负责县委、县政府及全县重大活动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征集工作;负责图书资料的收集、征集、管理工作。

内容:

(一)档案馆概况

清丰县档案馆代号:441151

清丰县档案馆于1958年9月29日建立,1962年精简机构人员下放,档案馆仅保留一人与县委办公室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馆停止其职能活动,1977年县档案馆恢复,归县委办公室领导,1980年清丰县档案局成立后,归县委办公室领导。

清丰县档案馆座落在县委、政府综合办公楼院内,建筑面积490平方米,馆内设有办公、检索、阅览、打字室、复印室和库房,其中库房6间,面积175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10人,具有档案业务技术职称的12人,现有密集架26套,去湿机、吸尘器、收录机、照像机各一台,自动温湿度计录仪表2个,消防器械6只,截止到1999年底,馆藏档案93个全宗,有文书、专门、科技、专门档案四大门类,总长度为244米,档案37074卷,专门(惩戒、信访统计、人口普查、死亡干部、清房、财会、名人、风景名胜)13种1761卷,科技档案416卷,声像档案1430卷册(盒),馆藏资料3120种,27291册。

档案馆编制的主要检索工具有:《革命历史档案目录》、《旧政权档案目录》、《全宗名册》、《档案资料存放位置索引》、《档案馆指南》、《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全宗卷》、《全宗介绍》、《人名目录》、《卡片》、《照片档案目录》、《科技档案目录》、《信访业务档案目录》、《县委永久档案文号索引》、《政府永久档案文号索引》、《濮阳日报清丰消息》等,还有《清丰县人民历年同各种自然灾害斗争情况概述》、《清丰县卫生防疫》、《清丰县大事记》、《清丰县组织史资料》、《清丰县档案馆介绍》、《清丰县党代会、人代会、妇代会》等参考资料12种63万字。

(二)馆藏档案介绍

1、革命历史档案

革命历史档案共有134卷,形成于1941年—1949年,其中县委全宗10卷,政府全宗109卷,县委机关全宗15卷,现已全部向社会开放,这部分档案多系晋察冀鲁豫(行署)边区的文件材料,包括战况、战勤工作、后方供应、民兵工作、荣誉军人、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名录登记表、土地改革、财政、教育、司法工作总结等,还有清丰县卫河县整党建党情况等。

2、旧政权档案

这部分档案形成于1927—1949年,是馆藏档案时间最早的一部分,共13卷,资料4册、人物卡片806个,记载了国民党时期我县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历史面貌,主要有:清丰县旧政府职录、国民党临时参仪会参议员履行表、警察名单、执委会证书、反动帮会等内容的档案材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

2、中共清丰县委全宗

1927年中共清丰县委在城内民众教育馆建立,由顺直省委领导,1930年归直南特委领导,1941年3月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卫河、顿丘两县建立,1949年12月撤销顿丘县,该县原属清丰的三部分并入卫河县,1946年4月清丰卫河合并成立中共清丰县委员会,先后受濮阳地委、新乡地委、安阳地委和濮阳市委领导、中共清丰县委全宗包括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中共清丰县纪(监)委、政研室、政法委以及过去的农工部、工业部、财贸部、文教部、福利部等单位和一些临时性办公室1949—1992年形成的档案,1993年这些单位的档案从县委全宗中划出,分别单设全宗,该全宗共有8136卷,其中永久4652卷,长期3484卷,短期951卷,财会财档155卷。

其内容分以下几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1949年—1966年)这期间档案的主要内容有:1—3次党代会、干部任免、机构设置、会议记录、镇反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整风反右、抗美援朝、民兵、人民公社化运动、社教活动、互助合作、粮食统购统销、私营工商业改造、四清运动、大跃进、武装民兵、社会治安、文教工交、民族、财经等方面的文件、通知、报告、总结、报表、批复意见、规定、指示、讲话等。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这期间形成的档案反映了“红卫兵”、“造反派”夺权,干部任免、干部调动、知青“上山下乡”、“批林批孔”、“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反击右倾翻案风”,民兵工作,备战备荒有关大批判文化材料等。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1999年)

这期间形成的档案的主要内容:板黑假错案,落实有关政策,批判“四人帮”工农业生产、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机构设置机构撤销、人员编制、干部审查、人事任免、党风党建、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经济体制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金融、财政、机要保密、信访档案、典型调查、党风纪检、房屋普查、人员编制、统战对台工作、打击刑事犯罪、政法工作、改革开放广播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农业水利、工业、邮电、文教、卫生、妇女、团组织、工会、科教工作、城镇建设、表彰先进、工业普查人口普查、企业整顿等工作通知、报告、总结、规定、指示、讲话、报表、请示、批复、表彰先进、会议记录、大事记、党代会材料等。

3、清丰县人民政府全宗

清丰县人民政府成立于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叫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为清丰县人民政府,该全宗档案产生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下牵涉各项方针、政策、法令、召开的重大会议后产生的文件材料,在领导全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形成的档案共有9246卷,其中永久4396卷,长期4850卷,短期1126卷,主要包括政府、政府办、财委、经委、农委等单位,其中部分单位后来从该全宗中分出单独设立了全宗。

该全宗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制定的各项政府、规定、条例、县1至7届人民代表大会情况,清丰县区划、机构、编制、人事管理、政法、军事、武装、计划、劳动、经济建设、农林水、财政、贸易、文教卫生、科技、秘书、档案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抓革命促生产的意见、方案、恢复整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改革等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等文件。

4、县人大全宗

清丰县人大是全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根据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组织法》之规定,1980年12月21日召开的清丰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该全宗共有175卷,文书档案169卷,财会档案6卷,其主要内容有:选举工作、干部任免、机构建立、代表提案,函复办理情况,推荐候选人、视察、财政、政法工作报告、决议、通知、会议日程、通令、工作计划、总结、常委会议记录等有关文件材料二级会计业务有关材料。

4、群团系统全宗

该系统包括县直党委、工会、共青团县委、妇联4个全宗从1949年至1997年共形成档案610卷,其主要内容有:干部任免、启用印章、争先创优、党的建设、党团费收缴、安全生产、劳动竞赛、生活福利、学校职工教育、青年工作、妇女工作、计划生产、托幼工作、妇幼权益、表彰先进、工代会、妇代会、团代会等方面的通知、报告、批复、意见、总结。

5、政府系统全宗

该系统包括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局)、档案局、知青办等单位全宗,共有档案2389卷,主要内容有:干部待遇、军人安置、学生分配、退职退休,一般行政干部职务启用印章业务职称,劳动就业、劳务输出、劳资安排、劳资普查、招工转正、工资福利待遇、知青下乡、档案工作、人口和工业普查等方面的报告、批复、意见、统计、报表、奖惩决定、总结等。

6、计划统计系统全宗

该系统包括县计委、建设局、物资局、统计局等全宗,从1961年至1989年形成1324卷(其中财会档案21卷,)其内容主要有:机构干部管理、计划编制、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建筑安装、城乡市规划、公路修建、园林绿化、市容整顿、技术鉴定、施工决算、财务收支、报表、帐目、环境保护、土地征购、房屋维修、物资供应,国民经济统计、计划等方面的通知、意见、方案、总结、请示。

7、农林水系统全宗

该全宗包括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企业局4个全宗,其档案形成于1957年至1996年,共形成档案1028卷,主要内容:应用公章、干部任免、统计报表奖惩、农机械化、良种推广、畜牧发展、病虫害防治、防疫、科学试验、林业生产、防护林规划、果树管理清查、森木免疫、水利工程设计、抗旱防汛、引黄方案、水利纠纷调查工程经费、雨景记载、河道施工、机井管理、马颊河的设计汇编、工程任务分配、征收水费、水利设施管理、财务收支、会计帐、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产值统计、资源调查等通知、讲话、意见纪要、批示、条例、工作计划总结等。

8、工交系统安全

该系统包括:工商局、二工局、交通局、电业局、邮电局、农业局、化肥厂、县煤矿等8个全宗,从1959年至1998年间形成的档案4935卷,其中财会档案267卷,其主要内容有:干部任免,机构设置、工业生产、企业调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煤炭生产、化肥生产与销售、技术改造、考核、安全检验、财产、契约、党员干部统计、启用印章人员编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财务管理、企业整顿,公路建设、养路费征收与使用、运输价格、事故通报、电台设置、市话线路调价、战备机要通讯、线路维护、安全计划、节约用电、征地批复、农电体改、行业管理、电费结算、机械推广、农业机械化、煤矿编编交安阳矿务局承办手续等项工作的计划、总结、通知、意见、请示批复、会计记录等。

9、财贸系统全宗

该系统包括财政局、粮食局、税务局、工商局、商业局、供销社、银行、采购局、财务局、工商联以及财贸系统所属的一些公司等全宗,从1949年至1996年期间共形成档案3586卷,其主要内容有:干部管理、粮油购销、集市贸易、市场管理、私营工商业改造、物价税务、饮食服务、商业网点、商品供应、物质交流,财政收支、供货汇总、公债储蓄、货币流通等方面的通知,统计、总结、意见、请示、批复等。

10、科教文卫系统

该系统包括科委、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广播局、计生委、体委、县一中、报社等8个全宗,从1953年至1996年间共形成档案880卷,这些档案中包括会计档案190卷,其主要内容有:干部管理、科研成果鉴定书、科技人员普查、科技职称、文物征集保护、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医疗卫生、医药管理、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教育集训、勤俭办学、民师待遇、农转非、扫畜、集资办学、集育活动、防瘦保健、教学计划、学籍情况等方面的通知、总结、意见、规划等,会计档案主要是:工资表、职工转正定期情况、现金帐、总帐、年终报表等。

11、政治系统全宗(民政局和检察院)

该全宗共形成档案2004卷,主要内容有:民政优抚、社会救济、退伍安置生产救灾、救灾工作、退休人员补助、阵亡工作的规定、意见、通知、干部任免、违纪经济调查、检察机构成立、控诉状、叛、批捕、减刑、枪支管理的通知,请示、报告、意见、批复、规定纪要、讲话总结,会计档案主要有:总帐、工资表、工作转移证明细帐、人员升级、定级报告表。

12、乡镇全宗群

该全宗包括:城关镇、纸房乡、六塔乡、瓦屋头镇、仙庄乡、巩营乡、马村乡、高堡乡、大流乡、古城乡、大屯乡、韩村乡、阳邵乡、固城乡、王什乡、柳格乡、双庙乡等17个全宗,其档案形成于1954年至1999年间,共计2345卷,这些档案包括12个乡镇的会计档案233卷,文书档案的主要内容有:水利基建、灾情调查、土地调查落实农村政策、人口普查、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意见报告、统计、报表、简报、计划总结、整党建党整社反右整风、社教活动“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及反映昭雪好等方面的方案、总结、材料、基层情况统计表、干部任免处分决定、审干机构设置、敌伪人员、地下党员、军烈属等各种统计表、党代会、人代会、团代会、妇代会各种材料、会计档案的主要有财务活动中的总帐、工资花名册、工资转移证、征地合同、农业税收年度报表等。

13、科技档案

共有档案416卷,科技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农业科技活动中形成的土壤普查土壤分布图、土壤改良、利用图、机械制造、机器设备、设计图模型、技术图、设备图纸、水利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和各种技术参考资料和灌溉设施、测量记录等技术资料。

14、声像档案

这部分档案共有2726张,底片(图纸)189张,磁带2盒大部分属于新闻照片、人物照片和自然灾害现场照片、主要内容有:省、市、中央棉花参观团来清丰参观、华北第一次(县长)会议合影、县党代会、人代会等会议材料、胡耀邦任团中央书记时来清丰视察工作及省、市领导人来清丰视察工作和重大活动的照片及革命遗址单拐录像,介绍清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录像带等。

(四)馆藏资料介绍

1、文件汇编

文件汇编部分共有22种、2586册,主要有《中央文件汇编》、《河南政报》、《国务院公报》、《中南通讯》、《河南通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中央组织人事文件资料汇编》、《大行土地改革资料》,冀鲁豫工作通报,《冀鲁豫军区战勤通报》、《法令汇刊》及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文件资料汇编等。

2、志书

志书有216种,319册,主要有光绪十三年写的清丰县志,新编《清丰县志》、《清丰旧政权职员录》、清光绪十五年(1890年)二月十七日《奉天浩命》原物一件,此物高32cm,长270cm,系丝织而成,由兰、红、黄三种颜色衬底满汉三种文字书写有较高的保存介植,当代所著的多为清丰各乡镇志书、有组织史、卫生志、学校志、医院志、地名资料和清丰碑亭、普照寺资料等。

3、公共图书

公共图书有33种、463册,主要内容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著作,以有关的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文化、历史、外交、文学艺术、人物传汇、工农业技术、其《清史稿》、《二十四史》、《四库全书》、《民国史料从编》、《史记》、《资治通鉴》等图书资料保存较全,此外有明清时年出版和年抄的部分政治性、历史性书籍、主要有《诗义析中》、《周官精义》、《新科状元》、《御荆文集》、《钦定诗经传说篡》、《四库人物备考》、《韶府群玉》、《留青全集》、《陈大土稿》等。

4、报纸期刊

报纸期刊有18种、600千册、主要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河南日报》、《濮阳日报》、《参考消息》、《红旗》、《半月谈》、《党史通网》、《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新华日报》、《新华文摘》地委通报《红旗》、《半月谈》、《党史通讯》、《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新华日报》、《新华文摘》,地委通报(直南通报)、《清丰画报》、“抗日人民警备自卫队军事教材”、“动员武装工作报告大纲”、“人民武装的组织工作”、“战勤通报”、“优抚摘要”、“政府会计手册”以及《人民通报》、《解放军通报》、“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档案学通讯”等期刊。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 用户登录